《強效學習與征服考試的系統化做法》是大人學的講座之一,主要是提供系統化的步驟以達到考試或學習目標。



目標是最重要的起點

整堂課印象最深刻,且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訂定明確的目標,因為這會影響後續的所有步驟。例如同樣都是學英文,但是「我多益要考900分」vs「我要能在職場上寫出商業英文書信」,之後所有方法完全不一樣。

為了尋求學習的聖杯

雖然早在《有效自我改變的系統化作法》中,Joe就提到一般人都有的聖杯迷思:以為只要找到聖杯,一切問題都會解決,但聖杯其實不存在。後來反省自己,當初報名這堂課其實也是抱著學習上的聖杯迷思:只要聽完了這堂課,就能成為任何知識都能無往不利的終極學霸。

喝酒壯膽氣粗訂目標

聽完課後熱血沸騰,當時還在課後問卷寫「好想找個試來考」。彷彿做瘋狂的事以前要先喝酒壯膽一般,所以就選了「有點想做,但終究只是想想,沒有認真下定決心」的目標:考泰語檢定。

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

沒有學過泰語的我,先訂定明確的目標:「考過泰國語文檢定測驗(TLPT)的T5等級(泰國國小一、二年級) 」。接下來就到書店、書局開始找尋有沒有TLPT的參考資料與考題。找不到便索性翻翻書局各泰語教材(後來才知道要跟出版社另外詢洽),但開始發現最大的問題:我沒學過泰語,連字母都看不懂,要怎麼征服考試?

被立即打臉酒也醒了

後來覺得,以語文的話應該先從「強效學習」打好基底再去征服特定考試。所以目標不是「考過T5」,而是「看得懂T5」才對(如果各位網友有更好的建議也請不吝提供意見)。

如何廣泛運用

我在寫給Bryan(也就是本講座的講師)的課後回饋,除了上述的心得外,還提出了這個問題。
--
如何將本堂課的學習方法運用到「無法設立特定目標」的學習上?

例如有臉友打出這樣的文章:
【宗教通識】— 《約翰福音》中門徒打魚共獲 153 條的暗藏玄機

按《約翰福音》21 章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向七位門徒顯現,門徒聽從復活後的基督指示打魚,共獲 153 條。此謎團可追溯自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即畢氏定理的創立人),他精通形而上學、音樂、數學、倫理、政治及秘學,並能將各範疇融會貫通,他對宇宙創始及世界運行視作「萬物皆數」。畢達哥拉斯視 153 為神聖數字,稱之「魚的盛器」或「魚的量值」。

據古羅馬哲學家波菲利記載畢達哥拉斯一次途經岸邊看見一群漁夫在網魚,畢達哥拉斯便精準預測出漁網內的魚群共有 153 條,喻意「完整無缺」。

153:265 的耶穌魚比例

一如畢氏定理,153 此數在數學上有數之不盡的巧妙定理,如 153 是第 17 個三角形數、以及兩個重疊圓形中心的兩端尖橢圓形 (vesica piscis) 比例為 153:265,就是基督教最早使用的「耶穌魚」比例,稱為 mandorla(指其杏仁形狀),即 3 ,並一直大量在教廷聖像圖畫及建築物中使用,亦是共濟會的標誌。(文章很長所以只擷取一小段)


他每篇臉書文章都是像這樣,只能感覺到這是經過長久努力累積了大量的跨領域知識才能歸納出的文章。曾經請教他怎麼讀書的、有沒有推薦入門書,但他沒有正面回答。相較於考試,我想建立某領域的基本知識架構,往後才能繼續深入了解,但既連該領域劃分的界線都不清楚,因此也沒有很明確、具體的目標。那麼該如何將本堂的方法運用於這種情況?

(原信中還有附上他在該文章上傳的幾何照片,但因為沒經過同意所以不方便放到公開網誌上)

後來Bryan大致上回信如下:


謝謝你的心得,很精彩,一下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我不是很確定問題的意思,所謂「通識學習」是指專業能力以外的學習嗎?
如果是,那麼關鍵只有一個,就是「持續產出」!
想去學某個通識領域,一定是對它充滿熱情吧?有熱情自然回去鑽研,這是不能只是「被動接收」資訊,一定要敦促自己「主動創作」些東西,就像你提到這位高手就是透過文章的產出來彰顯自己的熱情!創作成果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旦分享出來,就會遇到同好(族人),有了交流,你自讓就會慢慢進步了!


「尋找族人」這與另一講座《尋找天賦與熱情的系統化做法》所講的內容有相互呼應,不過跟我原本預期想問的不太一樣。


還是要找到應用的標的

如果目前已經有特定的考試,講座教的方法是可以逐步應用;但如果目前沒有考試目標,而是有別的學習目標,則需要思考該怎麼運用講座的方法以達到目標。在活動頁面就有提醒:「如果你期待的是一套不用努力就能學會所有東西的祕技,那麼這場講座你會失望的,請千萬別報名」我想如果要解決前述「沒有特定目標」的問題,那就在該領域先至少抓到一個可以設立目標的範疇,然後逐漸建構基本的知識架構吧!

祝大家都能達到自己的學習/考試目標!



0 留言